中國為何興起寵物複製?

Chinese copycats: klonen van huisdieren neemt hoge vlucht in China

中國的模仿者:寵物克隆技術在中國興起

這是一個新奇的現象,在1996年:綿羊多莉的誕生,世界上第一個克隆(klonen/複製)的哺乳動物。漸漸地,克隆開始變得普遍,至少在中國是這樣。他說:「到現在,我們已經克隆了數百種寵物。」 中國模仿者的新風格:在北京西諾金公司的場地上遊蕩的年輕貓咪。 「我們的第一隻克隆貓在2019年出生,第一隻克隆狗在2017年出生,」米繼東說。他是Sinogene公司的董事會主席,該公司是世界上三家商業性克隆寵物的公司之一。 該公司風頭正勁,儘管米不想給出確切數字。他說:「無論如何,中國的寵物數量近年來成長迅速,尤其是貓。」「我認為這與大流行病有關係。」在該國的部分地區,直到最近,封鎖是司空見慣的,不經常在家工作是常態。寵物提供了舒適的環境。 中國研究公司iiMedia估計,到2022年,”寵物經濟 “的增長約為25%。價值將達到2670億人民幣,近370億歐元。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讓他們的狗或貓進行克隆。 影片:Met klonen kun je je overleden huisdier nieuw leven inblazen 1:44有了克隆技術,你就可以讓你死去的寵物復活了 中國的寵物數量估計約為1億隻。「但別忘了,中國有14億居民,」米說。「這些數字仍然比歐洲、美國或日本低得多。」 他想說,仍有很大的潛力,包括克隆寵物。相關的價格標籤是很高的:克隆一隻狗需要近50,000歐元;克隆一隻貓則需要約35,000歐元。但米說,對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說,這一數額並不是障礙。「我們的客戶將他們的寵物視為家庭成員。所以它並不昂貴,有很多人可以負擔得起。」 通常需要兩到三次的嘗試才能生出健康的寵物。 米將克隆過程描述為一項科學實驗。一個絕非總是順利的實驗。他說:「這涉及到一定的成功概率。通常我們需要兩到三次嘗試,才能把一個健康的寵物帶到世界上。」 走過狗欄,你可以看到代孕母狗在餵養她們的克隆後代。在兩隻長相相同的狗附近的白板上可以讀到’哈利2’和’哈利3’。對於’Miumiu’,似乎沒有那麼快的成功:他的名字後面有一個’4’。王一寧在Sinogene的走廊里解釋說:「這個過程從收集要克隆的動物的組織開始。他是該公司的副總裁。」 這種組織可以是一塊皮膚,在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被拿走了。但該公司也知道如何處理已故的寵物,只要該動物按照公司網站上的建議保持低溫。在玻璃後面,員工們通過顯微鏡觀察著培養皿。 含有dna的細胞核被從培養的細胞中取出並置於卵細胞中。這個過程要重復幾次,之後將受精卵細胞放在代孕母親的子宮裡,大多數是小獵犬。「從那裡,它成長為一個胚胎,」王說。「對於代孕母親來說,感覺是她自己的孩子。」 不是沒有爭議的 除了寵物,包括馬,西諾金還克隆了警犬等。「第一代產品現在已經有三、四年的歷史了,」米自豪地說。「這些狗也被用於重大活動,如奧運會期間。」去年秋天,該公司說它首次成功地克隆了一隻北極狼。西諾金希望對其他瀕危物種採取同樣的做法。 在世界許多地方,動物克隆是被禁止的。不是在中國,而是在韓國和美國。「這裡還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,」米說。政府正在採取一種務實的方法,饒有興趣地看待該技術帶來的機會。但克隆的自由並不是無限的。 猴子可以被克隆的事實並不自動意味著人類也可以被克隆。 幾年前,一位中國科學家因對兩個人類胚胎進行基因改造而被判處三年監禁。他修改了他們的基因,使他們對艾滋病毒有抵抗力。克隆猴子是允許的。2017年底,中國科學家創造了五隻相同的猴子。 「猴子可以被克隆的事實並不自動意味著人類也有可能,」米說,被問及他是否認為人類在未來會被克隆。「除此以外:還有法律限制。用胚胎進行研究是不允許的,我們也不打算這樣做。」 原文:Met klonen kun je je overleden huisdier nieuw leven inblaz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