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經濟發展能回到過去嗎?

Optimisme op het China Development Forum: terug naar 'business as usual'

中國發展論壇上的樂觀情緒:回到 “正常 “狀態

Sjoerd den Daas 駐中國記者 從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(音譯)到財政部長和中國的貿易主管,在中國發展論壇上向與會的公司發出的訊息是一致的。在經歷了三年新冠的打擊之後,現在又是一切如常。 「大門正在進一步打開。」貿易部長王文濤(音譯)在釣魚台別墅之一告訴與會者,那裡是中國通常接待國家元首和政府代表團的地方。「商業環境只會越來越好,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來到我們國家。中國仍然是外國投資的一個熱點。」 「我們非常高興。」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-庫克週六在該論壇的啓動儀式上說,該論壇在過去三年裡一直都是在網路上舉行,具有必要性。「蘋果和中國能夠共同成長,這是一種共生關係。」底線是,兩者都不能沒有對方。 國家媒體將庫克在北京的熱情接待與嘀嘀打車老闆周鴻禕(音譯)在華盛頓的接待形成對比。上週,他在美國國會關於Tiktok的聽證會上受到了嚴厲的質疑。「這種敵對的做法與中國政府對外國公司的開放態度形成鮮明對比。」宣傳性小報《環球時報》這樣寫道。

美國高階主管的缺席

庫克是為少數出現在釣魚台舞台上的美國 CEO 之一。「許多美國商界領袖害怕在國內被視為對中國過於友好。」一位美國金融界的與會者說。「你不想把你的頭伸出來太遠,氣氛會很糟糕。」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公司受到的影響較小。沙烏地阿拉伯國有石油公司(Aramco)的最高主管在一次演講中沒有說什麼溢美之詞。世界上最大石油生產商的最高管理層者 Amin Nasservan 在談到對中國的供應時說:「我們將增加一倍。」隔壁的房間裏擠滿了簽署一系列新合約的人。 英國-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力拓也不失時機地表明它已重返中國。最高管理層 Jakob Stausholm 稱讚了中國過去四年的經濟政策。他可能搞錯了,應該是指過去幾十年。但事實上,近年來沈重的新冠措施一直在拖累著中國經濟。

進口和出口的差異

歐洲也有公司出現在了釣魚台。「我們已經在中國經營了近一個世紀。」世界上最大的貨櫃運輸公司AP Møller-Maersk 的 Vincent Clerc說。「供應鏈的樞紐在中國,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市場。重新開放使我們有機會與我們的中國朋友重新聯繫。」他確實警告說,經濟復蘇仍然疲軟。 歐洲去年向中國出售了價值約2400億美元的產品。反之,歐盟國家從中國購買了6570億美元。「大約是三倍,一個巨大的差異。」克萊爾說,他被迫讓一些貨櫃空箱回到人民共和國。「我們必須問自己,這是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,因為貿易應該是雙向的。」 原文:https://nos.nl/l/2469103